|
研究生学院第二十八期学术沙龙于2015年6月18号(周四)17:30在研究生学院多功能学术讨论室0812举行。此次学术沙龙的议题为“2015年度经济学克拉克奖得主罗兰德·福瑞尔(Roland Fryer)学术思想评介”,由高明华教授主持,各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期的学术沙龙活动。
众所周知,克拉克奖章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重要指针,获得此奖章的学者,通常会引起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的注意。过去26位克拉克奖章得奖人中,共有9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比例高达1/3以上。不仅如此,由于克拉克奖的颁奖对象仅局限于中青年经济学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奖对象往往为资深经济学家,因此,在历届克拉克奖得主之中,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均只可能出自早期的克拉克奖得主之中。事实上,所有9位克拉克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双料得主均出自1983年以前的18位克拉克奖得主之中。或者说,1983年以前的克拉克奖得主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比例高达1/2。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克拉克奖的颁奖对象还只局限于美国经济学家,非常巧合的是,首届克拉克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却正好是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首位美国经济学家。高老师着重的介绍了Roland Fryer的学术思想,并且与研究生们亲切互动,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积极参与到沙龙讨论中。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历时两个小时,学术氛围浓厚,学术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